人生如戲、人生如遊戲
那天聊到了人生好像遊戲一樣。我忘了當時聊了什麼,但很喜歡這題大家應該回答都會不太一樣:「說像遊戲(或戲)你先想到覺得哪裡像/不像?」這點。想的有點累了希望月底前可以多寫這篇交作業。
結果月底結束的今天反而累到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說人生像戲嘛,戲學人生,當然是像的。
像遊戲嘛,不能存檔這點不像,但遊戲學人生,選項造就結局是像的。
我很少考慮假設性問題,如果問題無法導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會覺得缺乏意義。
可以想,但為什麼要。雖然是沒有必要事事追求意義沒錯,但這種狀況通常已經可預見個人無法從過程中在對自身認知有所突破,所以覺得懶惰。
當時的我想寫這篇內容,應該是因為對當下的狀態十分滿意,感恩著所有選到可想像選項中的優解吧。現在的我也不會否定這件事,僅僅是幾件心煩的事讓現下的自己難以用輕鬆的心情思考這樣的問題罷了。
回到上面,對我來說人生不像戲,大於像戲。
因為我的劇本從來不曾拿在我手裡。雖然別人的人生八成也老是臨時加戲,但我卻是不曾意識劇本的存在。
而人生如遊戲,也許是因為現在世界上的交流方式已經跳脫出了過去可能一生無法突破的小圈子,進而演變成各種在不同平台、單位的社交群體,這些從自身剝離出去的全新社會角色,意外的能透過網路上的身分,讀檔、刪檔、並重新開始吧。
如果真的要選,我可能更覺得人生如遊戲勝過戲。因為戲是在演著角色,你能脫稿演出,遊戲卻不是。遊戲是一個世界觀裡一切範圍都已經被設定好無法超出指令的腳本。
雖然一切都是自己選的,但同時一切都不是自己能選的。
人家說的人生如戲也不是在講這件事情,但以此為題,忍不住就這樣想了。
這幾天又是溝通不順利,又是被一些累績的對話空氣刺激,忍不住就覺得自己做了一堆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沒有互動,不安的感覺可能還會小過動作後的沒有動靜。文字的整理還是有助於讓我回顧問題,並在沒有解決問題的管道之時先沉澱情緒再開始預期解決的方式和資源。
我覺得記憶和情感的連結讓我好痛苦。但因為這種互動工具普通的是一把雙面刃,我拿他沒辦法,也無法否定他。也許現在是會被記憶淹沒的事件應該發生的時候。
想著這是一個事件,一定會過去的信念應該還是挺有幫助的吧。
只希望每個人的HE都真實存在自己正在被迫玩的遊戲裡然後每次都被選擇玩下去。
留言
張貼留言